甲型鏈球菌.食人菌|港人遊日染「食人菌」病逝 何栢良指高峰期未過教2招預防勿鬆懈【附食肉菌感染5大途徑】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4/04/05 10:12

最後更新: 2024/04/05 10:48

分享:

分享:

【食肉菌/食人菌/甲型鏈球菌/傳染病/感染途徑/何栢良/病毒/病毒高峰期/遊日注意】日本近日「食人菌」爆發,一名港男早前在日本大阪旅遊期間因感染甲型鏈球菌,引致併發症在當地病逝。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今年確診個案比以往高出數倍,當地高峰期仍未過,呼籲港人遊日期間要做好防護措施,切勿鬆懈。

最新影片:

據衞生署於本周三(3日)通報,一名港男早前在日本大阪旅遊期間,感染甲型鏈球菌(俗稱「食人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於當地病逝。

日本「食人菌」爆發 疑與防疫意識鬆懈有關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日(4日)表示,甲型鏈球菌爆發有周期性,一般每隔5至10年爆發一次,而本港曾在2011至2017年錄得明顯較多個案;截至今年首11周已有335宗個案,較過去6年每年平均48宗的個案數字高出數倍。日本自去年第四季起,「甲型鏈球菌中毒性休克」個案急增,尤其是今年1至2月為確診個案高峰。他表示,雖見確診個案到3月有所下降,但仍處於高水平,尤其是港人熱門旅遊地區的東京和大阪。何栢良指,當地高峰期未過,提醒遊日港人勿鬆懈,亦相信日本「食人菌」爆發與新冠疫情後防疫意識鬆懈有關。

2招預防 專家籲勿鬆懈

何栢良續指,甲型鏈球菌可透過飛沫或呼吸道分泌物傳染,但旅遊期間感染的風險不高。故此,他建議市民外遊期間需要妥善處理傷口,且在人多地方亦應該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但無需全程佩戴口罩。

食肉菌感染5大傳播途徑

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指出,食肉菌感染可以由多於1種細菌引致,包括甲型鏈球菌、創傷弧菌、克雷伯桿菌屬、梭菌屬、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和嗜水氣單胞菌。其中甲型鏈球菌為最常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

受到上述細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皮膚出現傷口,令細菌有機可乘,例如:

  • 不小心切傷、刮傷、燒傷
  • 處理海產時不慎被刺傷
  • 被昆蟲咬傷
  • 身體損傷或手術傷口
  • 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海鮮,例如從和暖海水中捕獲的蠔(主要是涉及創傷弧菌引致的食肉菌感染)

根據本港衞生署指出,任何人士一旦患上壞死性筋膜炎,病徵一般於發生損傷後數小時出現。患者可能會感到四肢或軀幹疼痛或腫痛,受感染的皮膚可能出現發熱及紅腫,而這些症狀會快速擴散。此外,患處可能會有潰瘍、水疱或黑點。疼痛的程度可能比可見的皮膚變化嚴重。患者亦可能會發燒、發冷、疲倦和嘔吐。

兩大高危群組

經常處理或直接接觸生的海鮮的人士患上創傷弧菌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的風險會較高。患者如患有削弱免疫系統的長期病患,如糖尿病、癌症、腎病和肝硬化,亦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感染食肉菌後,須立即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殺死细菌。嚴重情況下,為了阻止感染擴散,患者或需接受外科手術,如清除壞死組織或截肢。部份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深切治療。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責任編輯:羅嘉欣